位于川西北高原的茂县,地跨岷江和涪江支流的上游的高山峡谷地带,这里有着数千年的李子种植历史,并于2012年获得“茂县李”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近年来,茂县坚持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群众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立足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依托“净土阿坝”区域品牌,加大全国百强农产品“茂县李” 的宣传力度,建基地、强管护、促营销、做品牌,实现了产业扶贫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好品质好收入,李子映红笑脸
秋高气爽,脆李飘香。10月中旬,正值茂县脆红李收获尾声,茂县南新镇1万余亩脆红李迎来了丰收,红红的脆李,脆爽清甜,一批又批的脆李销往全国各地,甜了消费者的嘴,也甜了果农的心。
“种了半辈子李子,这几年大伙儿才算真正尝到了李子的‘甜头’,市场好不好,品质才是关键。”茂县南新镇李子果农告诉记者。将零散种植的传统产业引入标准,为果农增收,是茂县李子产业实实在在的第一步。
这些年,为了提高茂县李品质,茂县时刻在努力:依托四川农业大学的技术支撑,建立优良品种母本保护园区,建立羌脆李品种繁育基地。在茂县果蔬种育园,不仅培育有不同地域不同品种的李子种苗,还培育有未来可能替代李子且发展前景更好的果树种苗。在各个李子示范基地,有机改土、绿色防虫、喷雾灌溉、多头高换等新技术广泛推广。而“树上果、树下菜”、“树上果、树下药”等立体套种种植模式也渐成主流,甚至部分农民已在专家的指导下开始了两种以上高效果树的间替种植,还有的村寨实现了四季轮熟的高产收益。这些防患未然和提质增效的措施,为茂县农业的长盛不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近年来的产业调整优化和农业向高半山贫困村的推进,茂县李产业从2009年的26000亩扩展到2019年的75295亩,其品种纯正、品质优良、平均亩产达到2800斤,亩收入万元以上,农民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2019年带动种植青红脆李25225户,实现年均增收5200元;带动贫困户1238户,实现年均增收3100元。
李产业给茂县农村带来的变化,除了收入上的迅速增长,更在于让高原山区的乡下生活完全改变了模样。“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对茂县农民而言,不再是梦想,因为他们已经走在了路上。
重市场做品牌,果农致富不是梦
品质好,市场认可,各项荣誉也相继而来。继2012年“茂县李”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后, 2012年底“南庄羌脆李万亩示范区”被四川省农业厅认定为第二批“四川省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区”,2017年茂县羌脆李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称号。
这些宝贵的国家认证及荣誉,是茂县李最有力的为品牌背书。茂县的品牌战略与市场布局,从此借力启航。
自2018年来,每年8月,茂县有 “李”羌脆李文化旅游节,都会在茂县中国古羌城举行,向数万消费者精准传播“茂县李”品牌,并形成高效品牌触达及良好体验。同时,茂县与北京首农公司和邮乐购签订了农资战略合作协议,京东集团向茂县授予了“京东物流战略合作基地”牌匾,并组织电商企业和相关平台针对当地贫困种植户签订了对口精准帮扶协议。通过政府支持、政策引导、统一挂牌、构建网络销售平台等措施, “千年李都,茂县有李”这句口号,已深入消费者心智。
产业牢靠,致富有望。随着“茂县李”“品牌效应和市场竞争力的不断增强,一场种李的田园革命,改变了李子果农的命运,曾经遥不可及的幸福生活,已经成为羌山农民可以实现的梦想。这是茂县党委政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人民一心一意谋福利的结果,更是党和国家带领全国人民不断迈向伟大复兴在川西高原山区的一个鲜明的写照。
上一篇:第四届中国·南和(国际)宠物产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下一篇:没有了